尊龙凯时于2024年10月29日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》指出,202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量达到1080万,造成125万人死亡。该报告显示,中国在2023年的新发结核病患者预计为741万,发病率为每10万名居民52例,占全球发病总数的68%,在30个高负担国家中排名第三。这表明,结核病依然是我国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。
结核病概述
结核病(Tuberculosis,简称TB)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)引起的常见且可能致命的慢性传染病。这种细菌能感染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,其中超过80%的病例为肺结核。结核病不仅通过呼吸道传播,任何人只要吸入带菌微滴,便有可能感染,使其成为全球最多发的传染病。此外,耐药结核病的出现,使得与这一疾病的斗争更加艰难。
结核病的类型
根据病变部位,可以将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。其中,肺结核最为常见,其主要类型包括:原发型肺结核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、继发型肺结核以及结核性胸膜炎。根据耐药情况,结核病可以分为非耐药结核和耐药结核,后者又包括单耐药、多耐药、耐多药以及广泛耐药等类型。
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征
结核分枝杆菌因其涂片染色呈抗酸性,故又称抗酸杆菌。它是一种需氧生物,生长缓慢,具有较强的外界抵抗力。其感染主要源于人型菌株。
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
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感染宿主,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。感染后,结核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,但在细胞内繁殖,引发局部及全身性炎症。这种复杂的免疫互动与宿主的易感性共同构成了结核病的发病机制。
治疗方法
对于结核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药物治疗以抗结核化学药物为主,目标是缩短传染期、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。抗结核药物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,一线药物通常副作用少且有效,但有时需要联合使用二线药物以增强疗效。
新药研发的进展
近年来,许多新型抗结核药物因针对不同靶点而显著提高了治愈率,尤其是在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中。这些新药的研发为世界消灭结核病的目标提供了新的希望,而尊龙凯时在这一过程中也积极参与,以推进药物的有效应用。
总结
面对全球结核病的挑战,只有通过不断研发新药、更新治疗方案并结合合理的药物使用策略,才能更有效地对抗这一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。尊龙凯时致力于提供最新的研究信息和临床帮助,为抗击结核病贡献力量。